本篇文章1966字,读完约5分钟

数字时代,万事万物皆可数据化,真实的物理世界亦是如此。伴随VR行业的不断发展,三维重建技术可将物理空间映射到虚拟世界,建立1:1复刻的数字空间,实现对传统“空间”概念的重新定义,这一转变为文博会展行业带来数字化升级的全新机遇。

一直以来,文博会展行业的传统展示形式使得其传达效果受限,既缺乏对用户的有效吸引,也难以在社媒平台提升知名度、达到快速裂变。而“VR+文博会展”这一新形势的出现,有效地打破了这一限制。

三维重建技术打造出来的数字空间,能够延展时空维度,跨越物理边界,赋予文博会展行业展示形式和传播方式上的无限可能。文博会展行业需积极拥抱技术变革,推动行业创新发展,实现转型路上的“弯道超车”,引领新的行业趋势。

作为数字空间综合解决方案引领者,如你所视(北京)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为“如视”)已与近80家博物馆、数百家展厅达成合作,用三维重建技术拓展空间的维度,让展品“活起来、走出去”,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走到大众面前。

展示无极限

促进文博会展行业数字化升级

基于现实条件的限制,传统展厅只能用图文、视频等二维媒介介绍展品的信息和文化内涵,展品本身也“只可远观”。这种千篇一律的展出方式,早已激不起参观者的探究欲望,在信息传达上也不够通畅,参观者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,对展品产生足够深厚的认知。

正因如此,传统的文博会展展示形式天然就不具备次第裂变的传播优势,普通的二维传播方式也难以从互联网繁杂的信息流中脱颖而出,在社交媒体平台引发刷屏级的“破圈”效应,难以快速提升知名度,把展览和展品种入大众心智。

对此,如视提出软硬一体的数字空间综合解决方案,解锁文博会展行业的全新玩法。一方面,展览方可通过如视VR,在虚拟世界复刻展览需要的场景、物品等内容,丰富文博会展行业的展示形式。线下参观者可通过附加的VR设备,原汁原味地了解展品故事,原本枯燥的展览变得生动有趣,观展体验也将耳目一新。线上参观者也只需通过一个二维码、一个小程序,实现近距离观展。

另一方面,原本依赖于线下参观渠道的文博会展行业,在如视赋能下“活”了起来。在如视VR对线下展厅进行1:1复刻后,原本静止不动的展厅能够主动“走出去”,经由互联网世界到达天涯海角,传播给更多用户。和线下展厅相比,数字展厅能够嵌入路线导览、语音解说、信息标签等功能,提升参观者的游览体验。同时,数字展厅的一键分享和话题性优势,有利于实现大范围的二次裂变传播,提升用户认知度。

如视在行动

筑起文博会展行业的数据堡垒

多年投身三维重建领域技术研发,如视自主搭建了行业领先的空间算法AI平台,并在对海量数字空间数据的学习中持续优化算法,技术储备和技术实力都处于三维重建领域的第一梯队。同时,如视自主研发的专业级空间采集设备“伽罗华”和轻量级采集设备REALSEE G1云台等,能够实现高精度、高效率、高稳定性的空间采集,生成全视角的超高清画面。

基于先进算法平台和专业采集设备的优势,视具备全场景的空间数据化能力,能够满足文博会展行业大、中、小面积空间的采集需求,把线下展厅的每一处细节都还原到数字空间,带给参观者身临其境的体验感。

以在北京四季酒店举办的开拍国际2023春季拍卖会“现当代艺术专场”为例,如视对该拍卖会进行了真实还原,参观者可以在音乐声中,顺着地面导览箭头依次欣赏艺术品。此外,每个展品都有两个信息标签,点击即可获得艺术品的成交价格与基本信息。从如视对拍卖会的忠实记录中,艺术的力量得以跨越时空。

除了展会,如视还将多所博物馆“搬到线上”。例如位于江西九江的都昌县博物馆。透过玻璃展览柜,博物馆内珍藏文物的样式细节和名字标签都能真实复现。通过链接进入数字博物馆,参观者可随时随地在云端遍览博物馆藏品,轻轻一点,就能对展品进行放大、缩小、切换视角等操作,所有藏品尽在“掌”握。博物馆的建筑、院落也被一一还原,参观完藏品也可步入门外,领略古建筑文化和草木之美。

如视还和香山革命纪念馆达成合作,真实还原“红色电波中的领袖风范——毛泽东同志香山时期发布电报手稿专题展览”。参观者顺着地面上的白色导览箭头前行,即可开启一场“说走就走”的红色之旅。装裱在画框内的伟人手稿悬挂红墙,点击信息标签可以看到部分手稿的大图,画框下方又用白色字体注明手稿内容,放大至近前就能看清每封手稿的文字内容,观展感受与线下一般无二。如视携三维重建技术加入伟人手稿限时展览,将之以数字化的形式在虚拟世界永久保留,让这场视角独特、意义重大的红色文化展览永不落幕。

如视促进文博会展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,描绘出可视、可触、可互动的行业全新图景,建立起大众与文化、大众与展览方的全新对话机制。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里,如视将继续坚持技术研发和产品迭代,推动三维重建技术在文博会展行业的大规模落地应用,让VR和文博会展两大行业就此关联、融合、共生共长。

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
分享